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新春走基層·走筆丨無問西東,“慢火車”駛向家的方向

2025-01-22 15:12
來源:新華網(wǎng)

新華社合肥1月22日電題:無問西東,“慢火車”駛向家的方向

新華社記者陳尚營、陳諾

冬日下午,溫暖的陽光給安徽合肥站的一輛綠皮車鑲出一道金邊,藍白相間的車頭一側(cè),排氣口飄出悠悠煙氣。列車員站在車廂門邊引導(dǎo)乘客:“慢慢來,小心臺階!”走進這輛K8525,“慢慢來”這個詞,一下子具象化了。

它是進城務(wù)工人員方便實惠的“通勤車”,是沿線村民賣貨的“順風(fēng)車”,還是一些鐵路迷的“打卡車”。年關(guān)近了,又是很多人的“探親車”“返鄉(xiāng)車”。然而無論是誰,都能在這輛列車上松弛下來,嘮嘮家常、輕松回家。

相比疾馳的高鐵,K8525的確很“慢”。從安徽的省會合肥到江城蕪湖,其間經(jīng)停3站,全程近4個小時,平均時速約60公里。如果坐高鐵,最快只需37分鐘。

1月17日下午,停靠在合肥站的K8525次列車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
16時20分,這趟從合肥始發(fā)的火車緩緩啟動。連排的座椅、向上半推起的車窗、壁掛的老式溫度計……車輪碰撞鐵軌的哐哐聲中,仿佛回到了從前“車馬慢”的時代。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客運段的5名列車員早早給車窗貼上窗花,在每一節(jié)車廂掛上紅色的燈籠。

K8525車廂內(nèi)的窗花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
別看是“老驥伏櫪”,這趟車“上座率”不錯。4節(jié)車廂滿載400多人,始發(fā)站就售出了一半多的座位。雖有些擁擠,倒也熱鬧。我們順著車廂一路走,和乘客不經(jīng)意間相視一笑,便能打開一個“話匣子”。

一聊才知道,大家選擇這趟慢車的理由很多。

在一號車廂的丁老師看來,方便實惠是第一位的?!斑@趟車票價最低5塊,全程22塊5,我跨城上課,只坐一站,算下來比高鐵大巴劃算?!彼种福闫鸺氋~。

不過140公里的直線距離,K8525先南下再東上,繞了100多公里的路,方便了不少沿線旅客。

“早上那班車更熱鬧,車廂里能看到不少扁擔(dān)菜筐。”丁老師說,夏天的西瓜、秋天的螃蟹、立春的春筍……沿線農(nóng)民趕早進城賣菜,清晨6時出發(fā)的列車成了四季無休的移動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,“有時候,菜在車上就被乘客買光了?!?/p>

晚上6時,龍橋站快到了。二號車廂的朱子誠迫不及待推著行李箱,提前站到車廂門口,這是他上大學(xué)后第一個寒假,“頭一次離家這么遠、這么久,想家了。”

2024年9月,他坐這趟車去大學(xué)報道,如今接他回家的,還是它?!半m然慢,但比中途轉(zhuǎn)車方便多了。”

龍橋站,就在合肥市廬江縣龍橋鎮(zhèn)。這是廬銅鐵路上一個四等小站,每天有兩趟列車經(jīng)停,200多位乘客進出。

龍橋站上車的人群中,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柯桂金。61歲的她用一根竹竿當(dāng)作扁擔(dān),一頭挑著紅色塑料袋,另一頭則是到她腰部的白色編織袋,哪怕有列車員協(xié)助,腳步依然有些吃力。

車廂里,我們掂起她鼓鼓囊囊的編織袋,沉得驚人。“去兒子家過年,這是給他們帶的年菜?!彼嬖V我們,里面有雞蛋、自家養(yǎng)的雞鴨鵝、地里剛摘的青菜……

“那您自己的行李呢?”“這就是我所有的行李。”她咧嘴一笑,兒子兒媳張羅好了一切,等她團聚。

柯桂金的兒子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在蕪湖安家,柯大姐的人生也多了一站,K8525成了她的“探親車”。她用的是老年手機,不會用購票軟件。這趟車滿員的時候不多,可以到站買票。

距離終點站不遠,列車停下了。列車員吳國說,這是慢車常遇到的情況,“等一等,讓急的、快的先過?!?/p>

春運終究不是一次競速,而是一份情感的回歸。不急,車上有吳國一群人守著。

老吳負責(zé)供水,還兼著廣播員。他提著水壺一路添茶倒水,像是一家之主招待客人。廣播詞是手寫的,普通話不標準,但勝在聲情并茂,過年期間還會加些“祝福語”。

列車員吳國在給乘客倒水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
43歲的列車長趙李陽風(fēng)趣文藝,微信名是“8525趙李陽”,他和不少常坐這趟車的乘客成了朋友??匆?歲的小朋友羅毓萌,趙李陽常和她逗樂?!柏姑葍蓺q多就開始坐這趟車,她挺喜歡這個大個子叔叔?!绷_毓萌的媽媽說,平時工作、帶娃忙忙碌碌,坐這趟車回家,雖然慢一點,但感覺很踏實。

趙李陽(中間穿制服男子)與小乘客一起向乘客贈送年節(jié)禮品。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

趙李陽把我們拉到車窗旁,介紹窗外每一個美景出現(xiàn)的時間和位置。他說,這一路雖慢,卻能看見大別山的余脈、廣袤的平原、壯美的長江。

停車15分鐘,窗外3輛列車呼嘯而過,我們的車廂輕微晃動,又重新啟程。

據(jù)趙李陽介紹,今年春運,車上新增了可以免費借用的充電寶,廁所里的衛(wèi)生紙不斷供,還配備了愛心小板凳,出行高峰時供乘客使用。讓很多“熟客”開心的消息還有,新的空調(diào)車底即將入列,冬冷夏熱的體驗將成為歷史。

“它不是速度慢,而是愿意等?!睆谋本3虂砗戏矢嚨幕疖嚸詮堊佑暾f。這個一出生就趕上鐵路大提速的“00后”,能一口報出這個早他一個時代的老火車的車頭型號、車底尺寸。在他看來,在這路遙馬急的人間,“慢慢來”是一種誠意。

晚上8時多,我們抵達終點站?!跋喾晔菃柡颍质质亲T?。”伴隨著老吳的播報,我們與K8525揮手作別。春運路上,還有不少“K8525”滿載著人們的生計和希望,穿梭在春運路上,猶如一縷“文火”,讓時代的味道愈加濃郁。

無問西東,因為都是家的方向。無論快慢,都離家更近了一步。因為有愿意等的它和他們,我們這些過客,終究會是歸人。

責(zé)任編輯:王亞冉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