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利比亞人的十年回望:沒有“自由”“民主”,只有子彈呼嘯的聲音

2021-05-06 14:21
來源: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

編者按:中東,文化、歷史璀璨;中東,戰(zhàn)爭、貧苦交加。今天,當我們回望這個地區(qū)過去數十年歷史,在眾多苦難掙扎背后,總會看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攪動時局、破壞安寧的影子。從伊拉克到阿富汗,從敘利亞到利比亞,西方勢力打著“民主”“人權”的幌子,對這些主權國家動輒以武力相加、以制裁打壓,讓很多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久久陷于人道主義災難,至今看不到曙光……

56歲的小學老師阿里·卡夫尼時常會想起十年前的時光。那時,他每個月工資大約700美元。在利比亞,這樣的收入算得上豐厚,足以保障他整個家庭的開支。

十年過后,卡夫尼最近剛拿到手的薪水只有不到200美元。為了維持家里的基本生活,他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補課掙錢,補貼家用。

落差不只體現在收入?!拔覀儸F在的生活比以前差了幾十倍。至少,大多數利比亞人曾經過著富足的生活,有個良好的安全環(huán)境?!笨ǚ蚰嵴f,“十年前,我們沒有聽到過子彈聲。今天,我們經常能聽到戰(zhàn)機呼嘯和各種武器開火的聲音?!?/p>

2011年6月7日,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,遭北約戰(zhàn)機轟炸的地面目標劇烈爆炸升起濃煙。新華社發(fā)(哈姆扎·圖爾基亞攝)

2011年,美國聯合西方多國以空襲政府軍的方式支持利比亞反對派,強行推翻了卡扎菲政權。戰(zhàn)后,利比亞人并沒有獲得西方承諾的“民主”和“自由”,而是迎來了國家的分崩離析。宗教、世俗、部族等勢力紛爭四起,武裝割據,交戰(zhàn)頻發(fā)。大量平民傷亡、數十萬人流離失所。

即使在新冠疫情洶涌的時期,肆虐的病毒也沒能讓人們放下武器。

2020年3月25日,在利比亞的黎波里,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武裝人員戴著口罩在戰(zhàn)斗。新華社發(fā)(阿姆魯攝)

連年戰(zhàn)亂,讓盛產石油、曾經富饒的利比亞陷入持續(xù)的經濟惡化。2010年,利比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.2萬美元,而2011年則跌至約5500美元,此后再也沒有明顯好轉。

67歲的查瑞緹·布阿祖是利比亞財政部的一名退休人員。近年來,由于利比亞經濟近乎崩潰,該國在支付公務人員工資與退休金時經常拖延,布阿祖時常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。

“長期停電和銀行資金短缺讓我們苦不堪言,高昂的商品價格讓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群體陷入了生活困境?!彼f。

2020年2月19日,在利比亞的黎波里,利比亞紅新月會的工作人員為流離失所者準備救濟物資。新華社發(fā)(阿姆魯攝)

歷經十年動蕩,利比亞陷入了東西兩個政權對峙的僵局。在聯合國斡旋下,利比亞沖突雙方于2020年10月在日內瓦簽署?;饏f議。今年2月,新一輪利比亞政治對話會選舉產生了利比亞統(tǒng)一臨時行政機構,包括過渡政府總理和總統(tǒng)委員會。3月10日,利比亞新民族團結政府(即過渡政府)成立。

利比亞局勢出現轉機,但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。外國軍隊尚未完全撤出,一個滿目瘡痍、百廢待興的利比亞何時才能走出戰(zhàn)爭陰影,前景依然不明。

“戰(zhàn)爭改變了我的生活,限制了我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。”利比亞新聞從業(yè)者阿斯瑪·哈加吉說,“我想告訴美國:不要再干涉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了!”

責任編輯:劉祎楠

熱門推薦